
對你而言,學攝影的初衷是什麼?
紀錄、創作……亦或是…抄襲?
應該要這樣說,攝影對你而言,它的意義是什麼?
紀錄美好的時刻,化作永恆
這是周遭許多朋友開始攝影的原因
透過光線、色彩、構圖而達到創作的目的
這是許多喜歡創意的人開始攝影的原因
那抄襲呢?
我相信以這個低劣的藉口作為攝影的開始的人應該不多
但是很多場子待久了,總會覺得身旁總是多了許多影子?
常常是一個人拍了讓人讚賞的作品,後續就有一窩蜂的相似作品"推陳出新"
對後者來說,這就是所謂的攝影嗎?
網路上有一篇相當不錯的文章,是由著名的Ken Rockwell所撰寫的
Your CameraDoesn't Matter by Ken Rockwell
英文看不懂?沒關係,還有貼心的中文翻譯
為何你的相機不重要 - 給想要拍出好作品的攝影同好 by 色彩喵
這篇文章雖然很白話,也有一段時間了
但是文中的部分闡述,卻一直是攝影圈之中的一個課題
文中第一段,就開宗明義的指出:
"為何在60年後的今天,仍然沒有人能夠取代或甚至拍出相同於Ansel Adams在1940年代所拍攝的作品?"
其實Ansel Adams作品之所以偉大,我覺得主因並不是拍照的技巧
而是因為這些作品中的光影、構圖等等的攝影元素,都透過最細膩的處理及詮釋
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,Ansel Adams的作品依舊珍貴的原因
再舉一個例子,是另外一位我所景仰的大師Henri Cartier-Bresson
Bresson最讓人印象深刻的,就是「決定性的瞬間」
他不削於安排畫面、不考慮裁切作品,堅持只在自然光源下,捕捉那永恆的瞬間
這些,都是大師對自己風格的堅持
所以我認為,去抄襲大師的作品,別說不可能超越他,要接近他的歷史定位更是不可能
因為如此你不過是他的影子,他的追隨者,但是那個瞬間,那個創作的思維,卻只是歷史中的歷史
我不可否認,模仿是創作進步的途徑之一
但是模仿與抄襲,卻也只是一線之隔
如何從模仿中學習,卻又不成為別人的影子
這是一個創作者對於自己、原創者的尊重
你曾在創作之路上遇到瓶頸嗎?
如果是因為模仿而感到乏味,那正表示你的作品已經跟不上你創作的思維
因為模仿終究有人跑在你前面,你永遠達不到,最後充其量不過就是乏味的抄襲而已
拋開一切的束縛吧!因為這個時候正是發展獨特風格的時候了!
風格?
對啊!就是當你的作品不再是跟著別人,拿掉簽名不再會被別人看成其他人的作品
而是一眼就認出是你的作品,那你就成功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了
偶爾的偷懶臨摹是可以被接受的,那乃是人之常情
但是總是用抄襲的手法對待自己的作品,那確實就讓人作嘔了
更別說是跟著別人的腳步,拍到更好的攝影條件後就沾沾自喜
我曾說過:
攝影作品的呈現之於攝影者是種束縛、卻也是種責任、更是種信念
那麼那些不帶己見、只根據別人的理念加以複製的作品,反映出來的便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
以上,不是大學生的體悟
而是國中時就瞭解的觀念
在高中社團時被認同而已
與各位分享之
力挺!!!
回覆刪除甘溫!!!
回覆刪除與夥伴們一起拍照時,即使在同一景點,在彼此作品出爐時,常會有不同
回覆刪除視角的讚嘆,我想這就是攝影的樂趣所在。
當作品被蒙上「似曾相識」的陰影時,就是該檢討的時候了。
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。
回覆刪除對於剛入門的新手們,一定會從觀摩別人作品開始
沒有人的攝影功力是一蹴可及的,也沒有人是永遠拍差的
抄襲跟模仿是進步一定會經過的路程,但是
就如同阿彤上述的文章所說的,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
這樣才不會別人看到作品的時候,還以為是其他人拍的。
而既然後人有乘到涼,是否該謙虛而不是沾沾自喜
並且在自己發表的文中用帶有諷刺的文字來影射呢?
試問這也太不厚道了一點吧!!
攝影的圈子很大,但是臺灣很小,鐵道圈也很小。
謙受益,滿招損。
布兄:
回覆刪除對啊!每次一起出去,雖然站在同一個地點,但是透過個人主
觀的思維,作品呈現的方式及手法確實大不相同。所以我們似
乎也不會擔心會有拍出相同作品的疑慮(笑)
不過,我想真的有些人該檢討了啊!(挖鼻)
愛先生:
模仿與抄襲,確實就在一念之隔。這個東西很主觀,但是主觀
的感覺一多了,似乎就變得客觀了:)
吃果子不知拜樹頭,有些人的臉皮就真是厚到好樣的,到底有
什麼方法能穿過這層厚臉皮呢?我想可能也只能靠自己省悟
吧!唉....(嘆)
如果只有一昧的抄襲、模仿
回覆刪除而未從中找到自己的風格
那格局也只會越來越小
雖然鐵道攝影由於拍攝點的局限
而常常產生『似曾相識』的作品時
但多運用自己磨練出來的構圖思維及思考邏輯
也能拍出別人想像不到的絕佳影像
而不是一昧的模仿模仿再模仿= ="
推"格局也只會越來越小"這句話~
回覆刪除你拍的好像XXXXX拍的啊~也許乍聽之下會覺得很爽!
但久而久之,那不過是描述一個人沒有思想、沒有創意的委婉
說法罷了!
中肯推~
回覆刪除撇開高深的技巧,
創意與你說的風格,
自己認為這些是構成攝影的元素,
一張照片,
它可以隱含著一個故事,
抑或是代表創作者一個瞬間思維與靈感,
是有感情的,
至於抄襲,
很像魅斯特闢斯是沒錯,
但也只是拍出一樣或類似的東西,
可以抄襲角度,抄襲拍攝參數,
但卻無法抄襲原創者在拍攝時的初衷,
在我看來,
那僅僅叫做拿起相機"拍照",而不是叫做拿起相機"攝影"
愛怎麼"拍照"是個人自由,
但,當那個標籤又出現時,
套句PTT最近很夯的一句話,
"XXX 不意外"
嗯~
回覆刪除我從對影像品質的要求、對攝影的責任,到這篇攝影的初衷
這篇之所以最晚分享,是因為我總覺得這對創作而言是再基本
不過的事了!甚至打從當初不會有要寫這麼淺的議題的動機!
因為這是最淺顯易懂的,也是最容易做到的!
但我就是搞不懂,似乎有人就是愛以複製影像為樂?
沒有故事、沒有初衷,那這張影像還剩下什麼?
不過就是沒營養的軀殼罷了!
朋友,路過此地,看到此篇,留個足跡,如有得罪,尚請海
回覆刪除涵。
拜讀大作,看得出來您是攝影大師,也是找點高手,對於光
線、角度的掌握和觀察,讓很多同好欽佩不已不得不尾隨您的
腳步前進。
因為您的大作,讓一些剛入門的朋友對茫茫的鐵道攝影世界找
到了那盞明燈和方向,所以,您覺得「影子」好像越來越多,
不是沒有道理。
拜讀這篇大作,似乎可以濃縮成一句「我不爽你們都來學
我!」?
臺灣鐵道就這麼一圈,能變出什麼花樣,著實困難。自己的作
品成為別人仿效對象,又如何?一個鐵道大家,包容的心是否
應該就如此而已?一個角度,或許您先到,您先發表,OK!那
您去日本或到臺灣其他路線,若拍攝角度卻是其他朋友業已發
表過的,您是不是也在抄襲、模仿人家?同一個攝影點,不同
的人,拍起來的感覺不可能一模一樣,孰優孰劣,沒有定論,
拍照,本來就是爽就好而已。幹嘛要想成「我已經先來了,你
們再來就是在模仿我、抄襲我」?
試問:這篇大作發表,其他朋友在路線上拍照時,可能造成心
理壓力,因為怕說這角度誰誰誰已經拍過了,若我再拍,就是
在模仿誰誰誰...這情形是否為您所樂見?
建議您:心胸,應該更寬廣才好。
感謝您的意見,很中肯,我也很認同
回覆刪除我不是什麼攝影大師,也不是什麼找點高手,但是我希望對於
我的作品完全負責,有絕對把握!
當然,上面這一席話並不是針對入門的朋友,更不是針對對攝
影環境不熟悉的朋友。每個人都有開始,每個人都菜過,每個
人都有第一次到一個地方過,那種不安感我想每個人都有體驗
過。一開始透過模仿而學習,這絕對是進步的絕佳途徑,一個
入門者按圖索驥,拍攝出一張滿意的作品,並且經過分享、討
論、請益,我想沒有人會去說他抄襲,抑或是沒有原創性,反
而是會覺得這是個力求上進,努力學習的新朋友,值得鼓勵、
提攜。對於初次到訪一個地點,就拿我來說好了,第一次到達
日本,說真的連自己探點的機會都沒有,最可靠的,就是收集
現成的資料,到大家推薦的地點取景。因為對於日本的環境,
我不過是個菜鳥,是個過客。
但是,隨著攝影的經驗漸漸累積,對於拍照這檔子事,是不是
該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?像是我到了日本,到了景點,我
就不會再把那些別人的作品拿來臨摩,也不會再去思考別人怎
麼去詮釋,進而做出一張角度一樣的作品;攝影的構圖、光
圈、快門等等參數,那都帶表著個人的風格;角度調高或調
低,還是往左往右,才是自己所謂的完美,這每個人的定義都
不同,也因為有如此不同的詮釋,才會有所謂的風格產生。
但是最近似乎有少數的一些族群,或是說是一些人?明明攝影
回覆刪除資歷已經相當豐富,作品內容感覺卻"常常"是不假思索的按圖
索驥,構圖、攝影時間、光線,總是有很高的相似度,獲是達
到更加攝影環境的作品,卻大搖大擺、冷潮熱諷的沾沾自喜,
不知"謙"為何物,對於這些缺乏原創性的作品,似乎是可惜
了。我總覺得攝影路走久了,對於攝影元素掌握的敏銳程度應
該都會到達一定的境地,哪怕只是前後左右移動,或是想在既
定的地點中試著突破別人所留下來的框框,那所得到的結果,
一定跟原作者有不小的差異。人總是有惰性,我也是如此,偶
爾去別人開發的美麗景點稍微撿個現成,我想那都是情有可
原,畢竟那是人的天性。但若是有人一趟行程下來有七八成的
相似度,甚至連部分行程都有有九成的相似度,那我真的不該
出來抒發幾句話嗎?
所以,其實我所在意的並不是成為仿效或是學習的對象,因為
那都是一種正面的臨摹,對我來說也是正面的鼓勵、肯定;我
也不會自私的說這裡是我拍過的景,別來抄別來模仿,畢竟我
不是上帝,也不是造物者,這些話哪是我說了算?
我不過是想針對一些應該有能力達到卻只會抄襲的朋友,感到
惋惜...
「我不爽你們都來學我!」,似乎是您誤解了,可能是我沒說
清楚立足點,若造成您的誤解,或還是讓你覺得是在跟一個小
心眼的傢伙對話,還請您見諒Orz...
心胸有些狹窄?不會啦!有緣近期之內我會展現出我的誠意
的,呵呵 ^^
P.S.回覆又比內文多話了,真是該檢討啊(抓頭)
睡前思緒整理來個小結:
回覆刪除1.若是我害怕被學習,心胸狹隘,那麼常丟圖上來其實是庸人
自擾,畢竟很多地方要發現並不容易,而且我覺得拍到也沒什
麼好炫燿的?只是樂於分享而已!
2.若是入門者能讓我有如此煩憂,那跟他結識都嫌來不及了
呢!畢竟若有人一入門就可以達成我這段時間來所走的路,那
確實讓人敬畏啊!所以這篇也不是針對入門者~
3.我也實在不想到別人那留言說些五四三,不然造成筆戰那真
是勞心勞力啊!只好在自家紓發一下啦~
4.攝影地點只是這篇借來引述的一個事件而已,其實重點並不
在地點,而在於創作者在創作時背後在想什麼?若只是苟且,
那麼其實大家都看的到。同理,也適用於人生百態上。
以上為四點小結,若有理性的討論歡迎繼續~
報告完屁!
看了您豐富的回覆,先是謝謝您熱情的回應。
回覆刪除我想,或許是您對攝影的出發點不同,以致於有不同的見解,
就拍火車而言,您所追求的,在於意境表達,及對新景點的探
索所得到的成就感,對於其他七、八成,乃至於九成多的鐵道
攝影人,可能包括我,只是希冀享受拍照的樂趣,釋放快門的
快感而已,以及大家一起來聊聊天、聚個會、聯絡感情(有無
與他人講些八卦是非部分在此不論),如此而已,因為立足點
的不同,以及觀點互異,所以感受就不一樣了。
您真是客氣了,也感謝您的討論~
回覆刪除我不諱言我跟火車確實是透過攝影結緣,因此在這一方面我會
相當嚴謹。老實說當初我也覺得這個議題很主觀,實在沒有放
上來的必要!但是在經過許多可能是從其他項目開始喜歡鐵道
的攝影朋友的看法後,我卻發現這個原本只是我很主觀的想
法,似乎變的客觀了(笑)
其實這個議題很淺,換句話說就是當一個人熟悉了一個環境、
一個嗜好後,是用什麼態度去看待的?這真的適用於很多的課
題上~
當然我也不想去指名道姓說是誰讓我們有這種不愉快的感覺,
我也不想因此有人被直接貼上標籤,只是我們覺得這些人的這
種態度實在持續很久了,才會寫下這麼沉重的文章,畢竟我並
不是個好戰的人,認識我的人應該都知道。
當然,拍照是一種樂趣,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、聊天,相
當愜意,這也是攝影的樂趣所在。我所說的只是少數的對象,
請您寬心:)
實在要好好推一下內文跟回應。
回覆刪除仍記得2007年那篇類似的文章,但過了
一年半載,相同的情形還是存在著。
藉著這篇除了提醒自己,也由衷希望
在鐵道攝影圈的同好,面對自己的作品時,
有更多的思考與檢討。
感謝助推 ^^
回覆刪除看了您的回覆,想必您也有很深的感慨吧...
其實這個圈子也不是只有我發出這個聲音,除了2007年的文章
外,別人類似的文章我也有閱讀過,但是這種狀況還是繼續發
生...
我自己是覺得,關於台灣的鐵道攝影圈,其實是在解嚴之後才
開始蓬勃發展,至今也不過20多年的時間,其實算是相當的年
輕。正因為這個圈子年輕,可塑性其實是相當可觀的!台灣雖
然很小、鐵路也不多,但也正因為如此,我們才有多的時間和
多的機會多去思考,創造出我們的獨特性,我想這才是最難能
可貴的啊~
這篇網誌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~~
回覆刪除想起在去年初有個朋友質疑我照片的意義~
之後陷入一段很長的迴圈裏面,有時候連相機也不會想拿
起,有一天去看了一場現代舞,忽然覺得一場舞的好是在
於我們對整個表演的故事情所感動,舞者本身的技法是基
本功。如果切換到拍照不就是一張照片之所以感動人是故
事性跟意境,而光圈快門甚至構圖是基本功,缺一不可。
走出自己的風格不太容易,至少目前我還沒走出這迴圈,
拍過的照片讓自己真的有感覺的不超過十張,這些照片構
圖上並不是很好的作品但是我確定我是因為感動而按下快
門,我反而喜歡上這樣的作品,一段時間後這些作品反而
能夠激勵陷入壓力中的自己,這時候我就知道值得了。
他讓我想起按下快門前的感動~~
學長客氣了啊~
回覆刪除其實您也有屬於自己的風格,我從照片裡看的出來,只是可能
是用底片創作拍攝量不多,風格比較沒有那麼具體
"因為感動而按下快門",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看法,因為這
可以讓人持續有創作的動力,而且不容易被澆熄!
感謝學長分享寶貴的看法 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