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高中玩了三年的社團:攝影社
學到最多的,是對於攝影的心態
觀乎技術層面的問題,我覺得那是攝影中最表面的課題
很多東西摸久了,自然就熟了
光圈、快門、焦長、景深…所有想要營造的效果
只要你能跟你手中的相機、鏡頭成為麻吉,在器材所能及的範圍,絕對都是可能的
這是在加入社團前就有的體悟
攝影路上,碰到最大一次的瓶頸,就是構圖
記得當時構圖都很制式,不是黃金構圖就是三分法
拍出來的東西開始變的乏味、無趣
當時指導的學長拿了很多照片,討論了很多,甚至是看了幾場攝影展
尤其是看了女校友社的成果展,那種可以和心靈對話的作品,更是震撼了當時的我
從此我漸漸可以跳脫那種學院派的呆版構圖,開始照自己的感覺、自己所深信的意念來創作
即便是學院派很忌諱的牛眼構圖,有時候還是有它必要的時候、有味道的時候
但是我現在覺得這也是學得過來的,其實多看攝影集,拋掉過去僵固的想法,還是大有可為
我覺得最難學習的,是對作品的心態
記得在近兩年前,曾發表『在 刪照片之前』
文中所提及的:留存作品作為對自己的警惕
這就是一種對攝影作品負責的作法
要求盡可能完美,這是我對影像品質的追求
對於鐵道作品,對我來說很簡單,就是成功和失敗
除非是一年能抵達次數能用五隻手指頭數出來的地點外
凡是構圖、對焦、光線,只要是有閃失的作品,都是橫下心來直接DELET
作品失敗的原因,我絕對不會怪罪給器材,出問題的,一定在自己身上
構圖歪斜、爆框,是我不夠謹慎、時機沒抓好
對焦不夠準,是我沒選擇好對焦點
光線不佳,是我運氣不好
因為以我的個性,失敗,我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第一個想到前去再戰一次
也許同一班車、同一個地點,我要拍好幾次才會滿意
我時間多?除了寒暑假我也是只有周末
那我為什麼會這麼注重作品的成功性?
除了個性之外,我覺得攝影作品是需要被尊敬的
如果自己拿著相機說這是自己很重視的興趣,卻絲毫不對自己的作品負責
有時候怪天氣、有時後怪器材,這種不負責任的人值不值得受到尊重呢?
攝影作品的呈現之於攝影者是種束縛、卻也是種責任、更是種信念
這是在攝影路上,我覺得最需要被貫徹的
即便 題材有著天差地遠的差異
頭推~~~~~
回覆刪除拍照並不是只要把你想拍的主題拍進去就好了
還得顧慮到構圖、背景、光線、主體物的大小。
我相信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真正的學過攝影
但是,拍出來的照片只要不要差太多,
基本上主題明確,大家都可以接受的。
拍出一張照片,真的是需要動動腦袋,如此一來才有挑戰性
不然,幹麻花大錢去買貴死人的DSLR
一般的小DC拍車或是自拍就可以拍到爽了阿
阿彤這篇文章發人深省,值得大家回想攝影的定義是什麼。
感謝愛先生的聲援!
回覆刪除這個數位產品當道的時代,很多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越來越草
率,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不用在額外花錢的數位檔案所衍
伸出來的問題吧!
從手動SLR、小DC、一直到DSLR,我們很能了解當初拍攝底片
是多麼步步為營、謹慎小心的按下每一次快門,更能體會照片
之於攝影者的角色。
什麼是攝影的本質,那就是你自己對作品是不是付出100%的
真心及努力、有沒有辦法對它負責,雖然聽起來容易,實踐起
來可不一定。若是這一點做不到,我覺得就別把重視攝影掛在
嘴邊吧!玩相機只要有財力都做得到,玩攝影所要付出的心力
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境界了!
看了這篇我的感觸也很深,數位化的確帶來了好處,但是拍底
回覆刪除片的感覺不是拍數位能比擬的,除了等待沖片出來結果的期待
感外,又多了一份的按下快門前的謹慎,不是按完快門就沒事
了!
我覺得攝影作品是需要被尊敬的<-很推這句話。
回覆刪除以前剛學拍照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醒我這樣的觀
念,要對自己的作品用心負責,用心拍才值得評
論鼓勵。這句話影響蠻大的,尤其是拍底片!
不可否認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,以前我常用一
捲底片底片我拍出幾張我想看的照片比例來判斷
有沒有拍好,我記得剛開始前20捲底片中,36張
要找出15張實在很難,拍到現在80多捲也許有進
步吧,至少對一張照片的感覺跟以前差蠻多的。
也許一開始走了一條很辛苦的路去拍底片,不過
兩年累積的東西真的蠻多的。因為不甘心失敗率
高變得謹慎,所以每張照片都斤斤計較,但相對
的我也漏失掉很多美好的畫面。走回來我認為數
位還是很方便好用,更重要的就是心態囉!!
大家加油,其實你們都很棒!!
首先,先感謝兩位學長的大力聲援~
回覆刪除嘉乾學長:
是啊~拍底片心裡那種踏實的感覺到現在還是數位照片沒辦法
取代的!現代的人越來越富裕,DSLR這種產品已經是很多人
可以負擔的起的數位產品了。正是因為越來越普及,人們也越
來越不重視如何善用手中的工具,到最後,攝影一詞往往也只
是空談而已...
岩諺學長:
是啊,照片是可以有生命、有內涵的,就看攝影者是用什麼態
度創作、面對作品。
雖然拍底片的路上,拍攝的數量絕對不比數位還來的多,要練
功也要相對花上更多的心力及金錢,不過換來的是對每張照片
的責任感,我覺得這份責任感是拍底片比較容易學到寶貴資
產。學長雖然選擇走比較辛苦的路,不過在苦行之後,以後在
各方面的攝影之路相信都有很精采的作品產生。
其實自己也很慶幸,週遭愛好攝影的朋友們,對自己的作品都
保有一份責任感,自己努力攝得的作品永遠是最珍貴的,大家
說是吧 ^^
數位化固然方便
回覆刪除但是在按下快門時
得到的是什麼
是值得留存的照片/還是看了搖頭的照片
靠的
是操縱相機的那個人
從早期剛出道時拿無法預覽的DC到現在拿著10X光學變焦的DC
發現自己還是跟以前剛出道時一樣
幾乎是用底片拍的狀態=>
按下快門,就是帶好作品回去
攝影
不只是眼睛與相機所見
更是心的感動
真是一篇值得讓人深思的文章,數位的便利性,讓人幾乎忘了
回覆刪除拍照的基本要領:構圖,部分的人幾乎是看到影就開槍(我好像
也是),拍照是要留下美麗的影像讓大家回味的,而不是為了拍
而拍,就如阿彤所言,第一次拍不好,一定會抽空再前往挑戰,
這是為了自己的作品負責,看到別人拍的優,需要去檢討是自
己站的點不佳還是天氣影響,而不是一媚怪罪機絲不佳,好的
機絲,在不會用的人手上,也拍不出好的作品..
聯心兄:
回覆刪除照片是人創作出來的,這點是攝影人所要有的心態。
每台相機都有自己擅長的拍攝方式,也許有的適合拍動態、有
的適合拍靜態。了解自己的工具,慎重的釋放每一次的快門,
我覺得不論是傳統、數位、傻瓜、單眼,一樣能拍出動人的作
品。
聯心兄的這句:『按下快門,就是帶好作品回去』
正是這種堅持的態度下的最佳寫照!
阿弘兄:
阿弘兄客氣了!您帶來的精采作品總是會讓人羨慕啊~
從您的留言看得出那份對影像的堅持與責任,追求最高品質的
使命感!
阿弘兄也提出了一個很寶貴的觀點,那就是欣賞著別人的佳
作,應該不是僅一味的覺得那是應該拍到的、只看到成功的結
果,更應該多多想想拍攝背後所可能帶來的勞苦、攝影的當下
是怎麼決定拍攝的方式,這也是攝影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需要學習的,不是完全拷貝成功作品的拍攝方式,而是應該反
過來想想為什麼要這樣拍、如果用別的拍法會比較好嗎…?學
習到這種心態,才是進步的最大課題。